藏經閣-地藏菩薩本願經-經文釋義-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

經文介紹

 

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 又稱為佛門孝經,內容除了弘揚首善的孝道,更諄諄告誡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,是初學佛者必讀的經典。

 

經文釋義 - 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

 

我們來衡量看看,到底我們在世間所布施的功德,到底有多少的福報。

 

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.從座而起.胡跪合掌白佛言.世尊.我觀業道眾生.校量布施.有輕有重.有一生受福.有十生受福.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。是事云何.唯願世尊為我說之:我們來衡量他的布施有輕有重,有一生受福報的,有十生千生受到大福利者,到底為什麼。

 

爾時佛告地藏菩薩.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、說閻浮提布施校量功德輕重.汝當諦聽.吾為汝說。

 

地藏白佛言.我疑是事.願樂欲聞:我對於功德的事情有所懷疑。

 

佛告地藏菩薩.南閻浮提、有諸國王、宰輔大臣、大長者、大剎利、大婆羅門等:有一些國王、宰相,一些富貴之人,一些寺廟道教的人都有。

 

若遇最下貧窮.乃至癃殘瘖瘂.聾癡無目.如是種種不完具者。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.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.親手徧布施.或使人施:當你在布施時,有時候對於一些殘障教養院那些,我們去做布施的時候應該起慈悲心,不能看輕他們之心,我們應該低心,不要自以為是,然後去做布施做的很不情願,最怕就是這樣,最好就是親手做布施,所以師父一直強調,能夠親手去做布施是最好的,那自己真的沒辦法,就請別人幫你做。

 

輭言慰諭:輕聲細語來安慰別人。

 

是國王等所獲福利.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:能夠做這樣,有如布施恆河沙的供佛功德利益一樣。

 

何以故。緣是國王等、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、發大慈心:最主要是他對於貧賤者有發大慈悲心,這有兩種的情形,有的人就問說師父不是說用錢布施的功德比較少嗎?我們行法功德比較多。為何他現在所說的布施會比供養佛還多呢?因為他真心而發,就是用我們自性真心而發,發出那個慈悲心,有如我們行法一樣,你用智慧想著去做的,那一種功德會比較少,你真心用你的自心來發出來的慈悲心,這一種的功德就是完整的。他這裡就是說他用內心而發出來的,他做了多少,他不會記在心上,這才是真功德。

 

是故福利有如此報。百千生中、常得七寶具足.何況衣食受用:所以他這真心發出來的,對他以後要是出生於世間,他的財物都很很具足,用之不盡。現在有的人為什麼他很富有,他就是過去世所布施而來的,衣食受用都用之不盡。

0429

復次地藏.若未來世.有諸國王、至婆羅門等.遇佛塔寺、或佛形像.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.躬自營辦供養布施。是國王等.當得三劫為帝釋身.受勝妙樂:我們佛塔寺,佛的形象、菩薩還是聲聞、辟支佛相,我們能夠自己來做,還是教別人一起做,就是三生你都會在天帝釋之身裡面。

 

若能以此布施福利、迴向法界:有時候你們會說我唸經迴向法界,迴向一切眾生,這裡他所說的就是說,像有的人現在有做到捐獻佛像的,那在於以後千百世裡面,迴相一切眾生,讓眾生可以受到此利益,這一種的復倍沒辦法讓你用功德多少來衡量,因為有多少人禮拜他,得到佛的教導,讓他心向善,他所行的有如我們現在,層層的一些事業,我們世間說傳銷一樣,這個人所做的,那層層下面都受益,那最下面做的,上面的人全部都有利益,所以才真正的做到迴向法界,迴向一切眾生。所以不是用口來說,開個空頭支票,就說我唸一唸把此功德迴向法界,不知道迴向的在哪裡。所以我們自己能夠做到,真的利益眾生的,譬如你們去做布施,布施一些吃的米食,就是給一切眾生能夠用到的,就是迴向眾生,你今天有那一種的能力,那你去幫忙貧窮,那就迴向眾生。

0709

是大國王等.於十劫中、常為大梵天王。復次地藏.若未來世.有諸國王、至婆羅門等.遇先佛塔廟、或至經像、毀壞破落.乃能發心修補。是國王等.或自營辦.或勸他人、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。是國王等.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。如是他人同布施者.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。

 

更能於塔廟前、發迴向心:在佛的的前面發迴向心,我要勸令很多人在去來修這條佛的道路行善行。

 

如是國王乃及諸人、盡成佛道.以此果報無量無邊:你勸令他人來修行的人,他所修,他這福報一部分還是會給你的。所以師父說層層的這一種的福報,是累積而來得,沒辦法去預測,因為你要是度一個人,這個人很精進,幫了很多人,那一種的福報,那你就用之不盡,是這樣來的。所以佛他經義內也講到說,我們事業的管理,是怎樣管理,是要用我們智慧管理,不是用知識管理,所以在於我們修佛道路布施行善一樣,我們在管員工一樣,用大悲心去管,他就會回報於你,是這樣來的。

 

復次地藏.未來世中.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.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.若一念間、具大慈心.布施醫藥飲食臥具.使令安樂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.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.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.畢竟成佛.永不墮惡道.乃至百千生中、耳不聞苦聲:我們布施給貧窮人飲食臥具,醫藥都可以。因為你會發這一種大慈悲心,你一直累積在做,以後絕對可以成佛,因為你的心最後會到無所求,只要幫助別人就會很高興,那一種心絕對會成佛。

 

復次地藏.若未來世中.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、能作如是布施.獲福無量。更能迴向.不問多少.畢竟成佛.何況釋梵轉輪之報:我們在布施這當中,能夠獲福無量無邊,能夠來迴向,讓別人用的到,不論多少,絕對能夠成就成佛,因為他是累積來的。

 

是故地藏.普勸眾生當如是學。復次地藏.未來世中.若善男子善女人.於佛法中、種少善根.毛髮沙塵等許.所受福利、不可為喻:因為你一個善根你只度化一個人,但是要是這個人給你度化十個人來修、來行善,他子女不會有做壞事,利益一切世間,那這十個人在復倍,一百個一千個,這一種是難以來譬喻的。

 

復次地藏.未來世中.若有善男子善女人.遇佛形像、菩薩形像、辟支佛形像、轉輪王形像.布施供養。得無量福.常再人天受勝妙樂。若能迴向法界.是人福利不可為喻:能夠迴向法界,不可為喻。

上回美國的弟子帶了很多的東西回來,師父自己吃不完,師父就分給大家,同樣的不要浪費,不然放到最後壞掉,就是他們帶來的東西,師父用不完就跟大家分享,迴向給大家。

 

復次地藏.未來世中.若有善男子善女人.遇大乘經典.或聽聞一偈一句.發殷重心.讚歎恭敬、布施供養。是人獲大果報、無量無邊。若能迴向法界.其福不可為喻:我們做的事情真的要去做到,才是迴向法界,不是說我現在唸經完我把這個經迴向給一切眾生,這是錯誤了,是你學習這個經完,你要去跟眾生講,讓他們真的有聽到,該怎麼做該怎麼修,才是真正迴向法界,所以有時候把佛所教導的這句話有所偏差。

 

復次地藏.若未來世中.有善男子善女人、遇佛塔寺、大乘經典。新者布施供養.瞻禮讚歎.恭敬合掌。若遇故者、或毀壞者.修補營理.或獨發心.或勸多人同共發心。如是等輩.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.

 

檀越之人:修行者。

 

常為輪王.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。復次地藏.未來世中.若有善男子善女人.於佛法中所種善根.或布施供養.或修補塔寺.或裝理經典.乃至一毛一塵.一沙一渧。

 

如是善事.但能迴向法界:但能讓眾生能夠用的到。

 

是人功德.百千生中受上妙樂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、或自身利益.如是之果.即三生受樂.捨一得萬報:我所學的我讓自家人眷屬也能夠得到此利益,所以自己也得到此利益,能夠三輩子三生受到此福報,捨得一塊錢,那我們可以得到的無量無邊。

 

是故地藏.布施因緣.其事如是。

 

所以我們在做布施的時候,有時候先佛說你們去做布施,布施有很多種,那就看你們個人自己去做。能夠來解開你們本身一些不好的果報,這樣會比較快。

 

所以說人為什麼會出生,那有兩種,一種就是天命,一種就是業力而來的,人的出生他是帶業轉世,有的人有的師父會教你們,你們唸佛就能夠帶業往生,這一句話的深義有很大的出入,帶業往生就是帶著業在來轉世世間,往生在哪裡,在世間六道之中,不是西方極樂世界,帶業不可能到西方極樂世界,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,你有業力絕對不可能到那裡,所以常聽人家說,沒關係你每天口唸佛,那有一天他就可以帶業往生。師父聽到就覺得真的很可憐,帶業往生會在來出生,你不知道嗎?不是到西方極樂世界。他就說師父跟他說是到西方極樂世界。除非你用心念佛,不是口唸佛,心念佛你的心發心大慈悲心,真心做出來的,就是心念佛,所以你心中在於無所謂的做,無所謂的布施的時候,才能成就一片淨土,就是我們說的心中的淨土,才能夠到佛地,也就是說在於口唸佛是福報,沒辦法得到真功德,真功德是用真心去念佛,才能夠達到佛的淨土,因為我們心中會越念整個心就越清淨,煩惱一些妄想塵埃就會沒有,才是淨土。

所以有些沒有去把它了解,所以我們帶業轉世,無論是貴賤,其中業有多少,是前世所作所為而來的。所以我們常聽人家說,若要知前世是什麼,今生受者是,那若要知來世,那師父就不想在說,因為我希望你們都能夠解脫生死,不再有來世,所以今生既然已經知道前世,今生的所受,我們要趕快來修,解脫生死到西方極樂世界了,不要再有來世來受世間的苦,我們要到上面去享樂,所以人的出生有天命者,有業力這兩種而已。天命是為了度化眾生,不然就是業力而來。

 

那往生者所帶走的有兩種,就是功德與業力,你世間所看到的一切東西沒有一樣你帶的走的,人出生連衣服都沒有,往生以後雖然穿著衣服什麼,但是全部也沒有,那些都帶不走的,只有功德跟業力,所以說為何要修行,就是讓自己只帶走功德,而沒有業力,我們需要的是功德沒有業力,才能夠解脫生死。

這就是說師父為什麼說基礎從地藏經開始來做,就是我們修佛的基礎,我們應該從本身來修起,該如何來解脫本身自己,那家裡的人讓他們先平安,我們事業先順利,那這樣我們才有安心來修,夠讓我們更順利。

 

 

原經文
 <原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原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原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原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原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原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原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原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原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原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原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原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原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原>覺林菩薩偈
經文釋義
 <釋義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釋義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釋義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釋義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釋義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釋義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釋義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釋義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釋義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釋義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釋義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釋義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釋義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釋義>覺林菩薩偈
MP3 播放/下載
 <MP3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MP3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MP3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MP3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MP3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MP3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MP3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MP3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MP3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MP3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MP3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MP3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MP3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MP3>覺林菩薩偈
在Facebook找我們
在Twitter追隨我們

聯絡我們

開放時間 : 星期二~星期日 08:00~17:00

©聖凰禪寺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