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經閣-金剛般若波羅蜜經-經文釋義-18~32

經文介紹

 

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

 

經文釋義 -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8~32

 

 

2012.02.2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  18~32  釋慧書師父釋義

 

感謝釋迦牟尼佛一路走來留下他的經義,讓我們可以來跟著他的腳步來修,讓我們在這佛的道路能夠來證得菩提。

 

一體同觀分第十八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有肉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肉眼:要是肉眼那我們一般眾生都會有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有天眼不。如是世尊。如來有天眼:在於天眼就可以看到鬼神這一部分,但是在於精靈、妖,這些都沒辦法看到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有慧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慧眼:要到慧眼才能夠看到一些精靈、妖、魔這些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有法眼不。如是世尊。如來有法眼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有佛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佛眼:雖然佛他具備了這些到於佛眼,由肉眼到佛眼,但是我們在修行當中要我們去了解,當我們有一天能夠看到什麼自己不要去執著,執著我已經得到了什麼,要是有所執的話,那本身想法得偏差,就會變成走到旁門左道去了,所以沒辦法在於正法好好來修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恆河中所有沙。佛說是沙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說是沙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一恆河中所有沙。有如是沙等恆河。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。如是寧為多不。甚多:一條恆河中的沙,這些沙子再成為恆河,那麼多的恆河,那麼多的沙數,要是這樣的佛世界那就會很多了。

 

世尊。佛告須菩提。爾所國土中。所有眾生。若干種心。如來悉知:那麼多的佛的世界,那麼多的世界的眾生,每個人的心如來都知道。

 

何以故。如來說諸心。皆為非心。是名為心:為什麼叫非心,都是眾生心,不是我們本身的真如本性,所以說如來都知道,是我們把它名為心。

 

所以者何。須菩提。過去心不可得。現在心不可得。未來心不可得:過去的事已經過了,你沒辦法再把它轉回來,那現在的心也不可能讓我們長久,這一種眾生心有一天也會滅,那未來心以後我們的所做所行,以後會轉為什麼,那又不知道,所以這三種心沒辦法得,只有我們的自性達到真清淨,真的真如性才有辦法長久,眾生之心都沒辦法,所以說我們現在的眾生心,你在怎麼說去把它保留還是怎樣,都沒辦法長久的,只有修成我們的自性,到達清淨才是真常性,所以眾生的無常心,那我們修得是我們的真常性,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。

0445

法界通化分第十九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。以用布施:要是有人用三千個星球的世界的七寶來用布施。

 

是人以是因緣。得福多不:那這樣的人他的福報是不是很多。

 

如是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緣。得福甚多:因為他這樣的因緣得福德甚多。

 

須菩提。若福德有實。如來不說得福得多:這一種福德要是有實在實體的話,那如來就不會說福德多,因為看的到的話,那就會有一定的數量,那如來就不會說福德多。

 

以福德無故。如來說得福得多:我們不去執著我們所行所做的布施,那這樣的話你的福德就會很多,以無相來行一切布施。

 

0559

離色離相分第二十:在我們修行當中,如何於相離相,而應用一切相,就是說世間一切萬物,你如何來離一切境相,讓我們得以來真正到達清淨本性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:我們是不是可以看佛他的具足色身來看佛呢。

 

不也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。何以故。如來說具足色身。即非具足色身。是名具足色身:如來雖然具足了他可以幻化三十二相,但是幻化完他可以馬上變化,所以非具足色身,也是讓我們不要去執著說你看到佛,還是什麼時候你看到佛的分身,不要去執著那些。當然他是存在的,是名具足色身,所以佛他三十二相本是有,但是我們不可以去執著。以後當我們修成一個程度,也許我們也可以幻化,但是不能執著我們這個能力,才不會有所偏差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:我們看如來,我們不能以我看他有具足什麼相什麼相來看,不能著相看如來。

 

何以故。如來說諸相具足。即非具足。是名諸相具足:因為他的三十二相的具足,但是他可以馬上幻化就沒有了,因為三十二相他還是有的,只是他的幻化,有如我們在看世間一切萬物一樣,他會有生滅的,所以說要我們能夠於相能夠離相,本身不被境相所轉,所以雖然相還是在的,名為什麼什麼,名為這個人是誰是誰,但是有一天還是會沒有的,所以說是名誰這樣而已。

 

0845

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:在於行法當中心要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
 

須菩提。汝勿謂如來作是念。我當有所說法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:在於我們行法當中,我們不能說我們有所說法,每個人他所需要的方法不同,用不同的方法對每一件事,所以說沒有固定的方法讓如來來說,所以說叫你們要去行法來增長智慧也是這樣,去磨練。這個人遇到什麼困難,那你用什麼方法來升起你的智慧,讓你智慧去增長。

 

若人言。如來有所說法。即為謗佛。不能解我所說故:不能了解佛是要我們去行法,同樣是這樣的,來成就自己,不是說佛有所說法,你就成為佛,不是這樣的,還是要去行。

 

須菩提。說法者。無法可說。是名說法:在於說法當中因為他沒有固定的方法,所以沒有法可以說,但是你去行法,是名說法。

 

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頗有眾生。於未來世。聞說是法。生信心不:在於我們現在法末的時候,是不是有眾生能夠聞法來生信心呢?那當然有,如你們現在就是聞法生信心,相信這一條路能夠讓你們超脫生死輪迴。

 

佛言。須菩提。彼非眾生。非不眾生:你們現在是眾生之身,但是有一天你們這一條路的成就,你們就不是眾生,所以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,因為還有眾生心的身體,所以還是眾生的身,但是此路你們就可以成為不是眾生。

 

何以故。須菩提。眾生眾生者。如來說非眾生。是名眾生:你們現在是眾生的身體,但是就是有一天成就,你們就不是眾生,是名你們現在還是眾生。

 

1138

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:在於修持當中,不要去執著我得了多少法。

 

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:佛得此藐妙藐智慧,這一種微妙的智慧法,因為他是無相的,沒有實體,當你的智慧增長,那我跟你說你的智慧增長,那增長多少拿出來看,沒有實體的,所以說為無所得也。

 

佛言。如是如是。須菩提。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乃至無有少法可得。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乃至於沒有一點法可以得,就是如前面說的,法還是無相,那每個人所需不同,沒有一個固定的一點點法讓我們得,是名為無上藐妙藐智慧,這一種微妙智慧法,他由每個人他的需要,那我們的發心,用智慧來應用,幫他解一切難解之提,所以說這一種法沒有固定的。

 

1314

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:我們要有清淨心,行善由自心真心而發的,不是有所求的,就是不是用意想,我要得到什麼的這樣的行善法,才是真正的善,你的意識的行善不是真善,唯有真心去發出來的行善才是真正的善法。

 

復次。須菩提。是法平等。無有高下。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我們的佛法他對一切眾生是平等的,他不分貴賤,年長還是小孩,他都可以來得到這個法,是沒有分別的,所以說才是名為無上藐妙藐智慧,所以不是說不是他年紀大了他就不能得,還是他是小孩就不能得,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都可以得到此無上藐智慧法。

 

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。修一切善法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我們在於行法當中,你不能有分別,要有平等心這樣才能到無我,這樣無我能夠解的話,後面人、眾生、壽者都能夠解,因為你對人沒有分別心,以平等心去行法,你就能夠做到無我,你本身預設立場,先去想說那這個人怎樣怎樣,我該不該去行法,我去跟行法他的想法又怎樣,想太多,這樣沒辦法到達無我,沒有辦法到達無我的時候四相就會有,你無我,沒有分別,那對人你就能夠平等,對眾生你就不會去在分別,那壽者就從小到大每個年紀都可以得,所以四相都能夠解。所以解一四相全解,那無我不能解,四相就不能解,所以以此來修一切善法,所以我們要如何讓我們本身對人的分別一直改變到最少,才能夠行此善法。

 

須菩提。所言善法者:我們去行此善法就是,解一切難解之提,跟別人說,讓他能夠解開他的難解之提,這為之善法。

 

如來說即非善法。是名善法:這一種善法說完即沒,就是說這個人用完到別人不可能用同樣的方法,那也是一個無相的,沒有實體什麼叫做善法,只是我們行法當中是名為善法,所以說以此讓我們知道說,行善法當中心要無所住,不要有所執著而去行之。

 

1653

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:在於我們福德與智慧,智慧是超越的,所以福德沒辦法跟智慧來比的。

 

須菩提。若三千大千世界中。所有諸須彌山王。如是等七寶聚。有人持用布施:三千個星球中那麼多的須彌山等的七寶,有人用那麼多的寶物來布施。

 

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。為他人說:用智慧能讓別人至彼岸的經義,乃至用裡面的四個句子等,我們接受來持用、來讀誦、為別人來解說。

 

於前福德。百分不及一。百千萬億分。乃至算數譬諭所不能及:用三千個星球的七寶來布施,還不及於我們用裡面的四句偈跟別人說布施,因為這一種法布施他是復倍的,你們今天用多少的財物布施,他就是多少,他不會在增長,那我們用智慧行法這一種布施,他一直是復倍,因為你跟別人講,讓他也用法布施,他在在跟別人講一直在復倍,所以這一種福德沒辦法用言語來譬喻。所以智慧是超越我們用有相的福報布施,所以說在怎麼算,你的財物布施都沒辦法超越我們的智慧用法布施。

 

1856

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:在度化眾生當中,我們不要去住說我們度化多少眾生,這樣也變成說你會有所執的話,到最後本身心就沒辦法清淨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。我當度眾生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。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:我們在度化眾生當中,到最後眾生他要是超越生死,那就不是眾生,所以如來說實無眾生如來度者,也是讓我們在度化眾生當中心不要有所住,不要住說你度了多少眾生,要是有即為有,我度多少眾生即有,那人相就出來,我度了眾生壽者全部有,所以這個在金剛經一直強調四相,我相能夠離的話,那四相就能夠解,但是在於我相,偏偏是我們在度化眾生當中最大的一個束縛,綁住了我們的身體,我們心在想,那身體就綁住沒辦法走。

 

須菩提。如來說有我者。即非有我。而凡夫之人。以為有我:如來在跟大家說我們應該要去度化眾生,但是他心並沒有我,是在於口頭上說我們應該要去度化眾生,心要無所住,而凡夫之人以為佛說我們要度化眾生有,其實不是的,他心沒有我。

 

須菩提。凡夫者。如來說即非凡夫。是名凡夫:你要是說無所住去度化眾生的話,我們本來是個凡夫身,那能夠無住的去度化就即非凡夫,但是現在還是凡夫的身體,所以我們名為凡夫。

 

2135

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:佛他的三十二相,他可以幻化此三十二相,如何我們在觀看東西,以此來觀看,一下子就會沒有,譬如他幻化成轉輪聖王來行什麼法,那幻化完他就馬上會消失一樣。

 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。須菩提言。如是如是。以三十二相觀如來:我們看如來他有三十二相沒有錯。

 

佛言。須菩提。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。轉輪聖王。即是如來:要是我們執著在佛的三十二相,那他幻化轉輪聖王的時候,那轉輪聖王就是如來囉?所以說我們不能執著於相。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夢見到說我看到什麼佛,我看到什麼佛,都不要心有所執著,因為就是讓我們去了解我們如何定心,心要定下來,要是有一天魔幻化的叫我要做什麼,我們就跟著他走,就會變成魔子魔民,所以我們不能著相來修持佛法,要是修持我法就是人行邪道。

 

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:所以我們看到如來,知道了佛的相,但是不住於心。

 

爾時世尊而說偈言。若以色見我  以音聲求我  是人行邪道  不能見如來:以色以相來見如來,著相見如來,還是以音聲求我,就是一直求佛,自己都沒有去行去做去修只求佛,所以說我們在於此經當中要我們能夠於相離相,自己要去行,自己要去做,功德是自己要去做出來,不是求佛來得到的,所以說還是自己要成就此佛的道路,增長你的藐智慧。用音聲求佛沒辦法讓你智慧增長,你遇到困難還是沒辦法,所以你們在行法當中,你們教他如何來做,就是有如我們種菜一樣,常布施菜給他吃,不如教他如何種菜,他以後就不用再去求得別人施捨,我們行法也是要讓他能夠自己以功德來解他的一些事情與劫難,不是一直求先佛,這樣有時候我們一下子來不及幫他的時候那他怎麼辦,還是自己要由功德才可以彌補,那自然就化解不用到時候來受苦受難。

 

2521

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

須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那我們也不能說如來沒有三十二相,不是這樣的,如來真的他已經具足了三十二相,所以我們不能說如來不具足相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因為他就是行此無上藐妙藐智慧才具足了三十二相,所以說還是存在的,有如我們得到此佛法,他就是永遠存在的,我們不能說佛法沒有,不是的,是無相的而已,只是我們是得到無相的佛法,我們功德也是一樣,是無相的功德。所以說我們臨時發生事情,那我們沒辦法去說有相的說,我什麼時候會有什麼事,所以這一種同樣是無相的,所以我們要用無相的功德來解,解我們的劫難。

 

須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:我們要是意識的想法想說,我們發心成就此無上藐妙藐智慧心者,說一切法斷滅,法要斷要滅相,滅一切法,這樣也是錯的,法不能用斷滅來說,因為我們在行法就是說於相離相,以法行法,但是我們不被法說我們到底行了多少法,要離此法。所以在於六塵最後一個,法還是塵埃,修到最高的時候我們法就是塵埃,還是要離,不能用斷滅,斷掉了那還行什麼法,法滅了你要怎麼行,所以說不可以用斷滅,斷相或滅相來說。不能有這樣的想法。

 

何以故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於法不說斷滅相:應於相而離相來應用一切相,不能用斷,斷掉的話就會執空了。所以我們不能有這樣的想法來發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 

2815

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:我們在行任何的法,我們所受的的多少功德,但是心不能有所住,也不能貪求,我們得多少功德。

 

須菩提。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。持用布施:我們用很多的七寶來布施。

 

若復有人。知一切法無我:行一切法要無我,無我心而去行。

 

得成於忍:對於佛的道理能夠應用自如,來成就此忍。對於世間眾生的一切因果我們了解,對於佛的道理我們也來理解,人的生滅本來就是會生滅的,萬物看的到的都會生滅,所以一切法行的時候你要無我之心來成就,才能夠得成於忍。

 

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:要是能夠成就這一句話的話,我們就是一個菩薩行法,因為你在行一切法無我,不要一直想到我,我的想法,我的心怎樣,我的身又怎樣,我去跟他講我是不是沒面子怎樣,不要一直想,這個就沒辦法行菩薩法,你就沒辦法增長智慧。

 

何以故。須菩提,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:我們菩薩不受福德,福報、功德這些都不受。

 

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菩薩不受福德。須菩提。菩薩所作福德。不應貪著。是故說不受福德:我們心不要貪著我做了多少福報,我做了多少功德,不能貪著。所以說我們心要無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他這一部經裡面的一個重點。

 

3052

威儀寂靜分二十九:在於得到多少,成就多少的莊嚴法相心都要以寂靜來行之。

 

須菩提。若有人言。如來若來若去。若坐若臥。是人不解我所說義:要是說如來來去還是坐臥,是人不解佛的義理故。

 

何以故。如來者。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。故名如來:在於法當中,如來所行的一切法他本來就是如如不動,我們心要到達寂靜,如如之心,不動之心而行一切萬法,故名為如來。所以師父有說過,你要是要成就如來,就是有如如不動之心而來行一切萬法即是如來。

 

3203

一合理相分第三十

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。於意云何。是微塵眾。寧為多不:三千個星球把它打破破為微塵,那這麼多的微塵是不是很多呢。

 

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若微塵眾實有者。佛即不說是微塵眾:我們在虛空這當中裡面有很多這個微塵粒,那我們看不到但他是存在的。我們功德的行,行一切法,行一切功德是同樣的,他是存在的,但是是我們看不到,有如微塵粒一樣。

 

所以者何。佛說微塵眾。即非微塵眾。是名微塵眾:這些微塵他同樣存在,非微塵眾就是說當下這些微塵粒子我們看不到,但是一個月你桌子沒擦你就會看到整個桌子都是微塵沙子,所以還是存在,是名微塵眾。

 

世尊。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。即非世界。是名世界:這世界他同樣也是有一天還會滅,所以說名為世界。

 

何以故。若世界實有者。即是一合相:讓我們去知道說,這個虛空裡面這個萬物,把它組合起來稱為世界,是我們人每天造作,從我們在於盤古開天地一個什麼都沒有的,沒有房子,什麼萬物都沒有,那我們人一一把他造出來,所以成為一個合相,這些合相都會滅的。

 

如來說一合相。即非一合相。是名一合相:因為會滅,所以即非一合相,是名一個合相。我們以小乘這樣講,當你用我們自性在用的時候,世間一切合相我們如何來離相,由心知道說這些東西都會滅,我們應該要離這些相,是名為一個合相,能夠離這些相的話,你自心才能夠到達清淨,所以說在於小乘裡與大乘的說法會有點不雷同。

 

須菩提。一合相者。即是不可說。但凡夫之人。貪著其事:我們沒辦法用言語來說,這些萬物有一天他滅了怎樣,但是世間人就是貪著世間這些萬物,在於五欲當中,色聲香味觸當中貪著在裡面,所以就是這凡夫之心,那我們如何來超越凡夫之心,知道這些合相,這些合相如何讓我們心能夠離這些相,沒辦法用言語來說,要靠我們每個人的想法,我們心的清淨度到哪個程度。所以師父所說的法,你們所修的程度高低不同,就是你們對於心的清淨,對於世間萬物心的清淨的清淨度有關,所以你們階級就會有所不同不一樣。

 

3613 

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

須菩提。若人言。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是人解我所說義不:佛所說的四相,那我們人是不是有了解到佛所說的義理呢。

 

不也世尊。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。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:世尊在說的四相,那即非四相,就是說能夠我們先離我見,我看到了什麼東西,這個你如何讓他越來越淡,到最後沒有我的存在,才能夠離此四相,四相在於世間人每天都會看到,所以名為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就每天都會看到此四相。我早上起來先看到我,然後遇到家裡的人,然後出去遇到很多眾生,然後你會看到人的生老病死壽者。

 

須菩提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於一切法。應如是知。如是見。如是信解:你發心要成就此無上藐妙藐智慧心者,你對一切法,就是世間所看到的這些萬物,你應該要了解,如是見如是信解,看到這些東西你如何離相,你如何去相信去了解,了解說這些都是會生滅的。

 

不生法相:不生因為執著他的相而去行法,也不因為我對這個相,我的心就被相所轉。

 

須菩提。所言法相者。如來說即非法相。是名法相:當我們在行一切法者,那我們對一切相這些都不能有所住,應用法於一切相來應用自如,雖然這些都還是存在的名為法相,但是法本來用完就沒有,相有一天也會滅,所以這兩者都還是塵埃,所以非法相是名法相。

 

3912

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

須菩提。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衹世界七寶。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發菩提心者。持於此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。為人演說:能夠發心讓其他眾生能夠證得菩提,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為別人演說。

 

其福勝彼:真正的功德,是對別人用真正的善心,去為他而解一切難解之提。

 

云何為人演說。不取於相。如如不動。何以故:所以我們跟別人行法當中不能取相,我們心要如如不動,才能夠以真心而發,因為你取相,取這個人我該不該跟他說,取相的時後你的心就是動了,就沒辦法真正的用你的真心,而會用到你的意識,意識出來就沒辦法真正的做到清淨的佛法去行動,為了你的意識想法,那就會有你的想法的存在,就會產生邪見。

 

一切有為法 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  應作如是觀:行一切法你要如夢,夢醒就沒有,幻化的影子一樣,幻化出來就沒有,如同水泡水珠他過了也沒有,如同露珠早上太陽出來就會沒有,也同閃電一閃即過,所以行法就是要以此來觀,來看看,常自己觀本身的心,我是不是還住在我的心裡,行法完是不是還心有所執著,所以說要看著本身的心,常自觀照,讓心越來越清淨。

 

佛說是經已。長老須菩提。即諸比丘比丘尼。優婆塞優婆夷:出家的男眾與女眾,在家修的男眾與女眾。

 

一切世間。天人阿修羅。聞佛所說。皆大歡喜。信受奉行。

 

4156

在金剛經當中,他只有兩個四句偈,就是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所以說我們要是執著在於四相來觀看,要是執著我要看到佛我才要修,還是說以音聲只求佛,而自己不去行動,這些都是人眾生所行的邪道,永遠沒辦法見到如來。另外一偈就是,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,這也是讓我們在於做任何事,在行善法當中心不要有所住,你才能夠越來越清淨,心有住的話,那有一天你會被這個住所綁住自己,心就沒辦法打開。

 

原經文
 <原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原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原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原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原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原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原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原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原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原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原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原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原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原>覺林菩薩偈
經文釋義
 <釋義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釋義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釋義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釋義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釋義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釋義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釋義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釋義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釋義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釋義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釋義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釋義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釋義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釋義>覺林菩薩偈
MP3 播放/下載
 <MP3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MP3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MP3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MP3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MP3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MP3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MP3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MP3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MP3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MP3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MP3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MP3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MP3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MP3>覺林菩薩偈
在Facebook找我們
在Twitter追隨我們

聯絡我們

開放時間 : 星期二~星期日 08:00~17:00

©聖凰禪寺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