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經閣-六祖壇經-六祖大師法寶談經略序

經文介紹

 

《六祖壇經》

 

原經文 - 六祖壇經 六祖大師法寶談經略序

 

開經偈

 

無上甚深微妙法  百千萬劫難遭遇

 

我今見聞得受持  願解如來真實義

 

六祖大師法寶談經略序

 

大師名惠能。父盧氏、諱行瑫、母李氏、誕師於唐貞觀十二年戊戍歲二月八日子時。

時毫光騰空、異香滿室。黎明、有二異僧造謁、謂師之父曰、夜來生兒、專為安名、可上惠下能也。

父曰、何名惠能。僧曰、惠者、以法惠施眾生。能者、能作佛事。言畢而出。不知所之。師不飲乳。夜遇神人灌以甘露。既長、年二十有四、聞經悟道。往黃梅求印可。五祖器之。付衣法。令嗣祖位。時龍朔元年辛酉歲也。南歸隱遯一十六年。至儀鳳元年、丙子、正月八日、會印宗法師詰論玄奧。

印宗悟契師旨。是月十五日、普會四眾、為師薙髮。二月八日、集諸名德、授具足戒。西京智光律師為授戒師。蘇州。慧靜律師為羯磨。荊州通應律師為教授。中天耆多羅律師為說戒。西國蜜多三藏為證戒。其戒壇。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。立碑曰、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。又、梁天監元年、智藥三藏自西竺國航海而來。將彼土菩提樹一株、植此壇畔。亦預誌曰、後一百七十年、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、度無量眾。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。師至是祝髮受戒。及與四眾開示單傳之法旨、一如昔讖。次年春、師辭眾歸寶林。印宗與緇白、送者千餘人、直至曹溪。時荊州通應律師、與學者數百人、依師而住。師至曹溪寶林。觀堂宇湫隘、不足容眾、欲廣之。遂謁里人陳亞仙曰、老僧欲就檀越求坐具地、得不。仙曰、和尚坐具幾許闊。祖出坐具示之。亞仙唯然。師以坐具一展。盡罩曹溪四境。四天王現身、坐鎮四方。今寺四境有天王嶺。因茲而名。仙曰、知和尚法力廣大。但吾高祖墳墓並坐此地。他日造塔、幸望存留、餘願盡捨永為寶坊。然此地乃生龍白象來脈、只可平天不可平地。寺後營建。一依其言。師遊境內、山水勝處。輒憩止。遂成蘭若一十三所。今日花果院。隸藉寺門。其寶林道場、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。自南海經曹溪口。掬水而飲。香美。異之。謂其徒曰、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、溪源上必有勝地、堪為蘭若、隨流至源上、四顧山水回環。峰巒其秀。歎曰、宛如西天寶林山也。乃謂曹侯村居民曰、可於此山建一梵剎、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、於此演化、得道者如林、宜號寶林。時韶州牧侯敬中。以其言具表聞奏。上可其請。賜額為寶林。遂成梵宮。蓋始於梁天監三年也。寺殿前有潭一所。龍常出沒其間。觸撓林木。一日、現形甚巨。波浪洶湧、雲霧陰翳。徒眾皆懼。師叱之曰、你只能現大身、不能現小身。若為神龍、當能變化、以小現大。以大現小也。其龍忽沒。俄頃復現小身。躍出潭面。師展鉢試之、曰、你且不敢入老僧鉢盂裡。龍乃游揚至前。師以鉢舀之。龍不能動。師持鉢歸堂上。與龍說法。龍遂蛻骨而去。其骨長可七寸。首尾角足皆具。留傳寺門。師後以土石堙其潭。今殿前左側、有鐵塔處是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原經文
 <原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原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原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原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原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原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原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原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原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原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原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原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原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原>覺林菩薩偈
經文釋義
 <釋義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釋義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釋義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釋義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釋義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釋義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釋義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釋義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釋義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釋義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釋義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釋義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釋義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釋義>覺林菩薩偈
MP3 播放/下載
 <MP3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MP3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MP3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MP3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MP3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MP3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MP3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MP3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MP3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MP3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MP3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MP3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MP3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MP3>覺林菩薩偈
在Facebook找我們
在Twitter追隨我們

聯絡我們

開放時間 : 星期二~星期日 08:00~17:00

©聖凰禪寺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