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經閣-大乘妙法蓮華經-經文釋義-從地湧出品第十五

經文介紹

 

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 

 

經文釋義 -大乘妙法蓮華經  從地湧出品第十五

 

開經偈

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

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

 

 

 

若聽我等.於佛滅後.在此娑婆世界.勤加精進.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:佛不在了,那我們現在來精進,來護持此經,我們來讀來書寫。

 

當於此土而廣說之:那我們當下以此經來說。

 

我娑婆世界.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。一一菩薩.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。是諸人等.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:在釋迦摩尼佛不在的現在,還有很多的菩薩在護持此經、說此經。

 

是諸菩薩身皆金色.三十二相.無量光明。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.此界虛空中住。是諸菩薩.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。從下發來:在我們修釋迦牟尼佛法門的時候,我們以他為師,那後面成就,就跟釋迦牟尼佛同一相的,他們聽到釋迦牟尼的的音聲,所以大家就聚集而來。

 

一一菩薩.皆是大衆唱導之首:每個人都是在於行法當中為首要的佛菩薩。

 

五十小劫。佛神力故.令諸大衆謂如半日:五十小劫的時間,讓大衆覺得只經過半天而已。

 

而問訊言。世尊.少病少惱.安樂行不:大家來問訊佛是否少病少腦,安樂行法呢。

 

所應度者受教易不。不令世尊生疲勞耶:你要度的人是不是很容易接受你的教導,不讓世尊很勞累。

 

諸衆生等.易可化度:諸衆生很容易來度化。

 

無有疲勞。所以者何。是諸衆生.世世已來.常受我化:因為這些衆生累世來,已經讓釋迦牟尼佛有教化過了,所以現在在教化就很容易。

 

亦於過去諸佛.恭敬尊重.種諸善根:他們也在其他諸佛有尊重恭敬供養過。

 

此諸衆生.始見我身:曾經有這個因緣恭敬尊重衆先佛,所以現在才有辦法見到釋迦牟尼佛身。

 

聞我所說。即皆信受入如來慧:聽聞釋迦牟尼佛所說,就很容易進入如來的藐智慧。

 

除先脩習學小乘者:除了以前曾經修、學習小乘者。

 

如是之人.我今亦令得聞是經.入於佛慧:修小乘的人遇到先佛,沒辦法馬上轉入佛的藐智慧,才要佛慢慢的教導,那佛在教導他經義,然後在入於佛的智慧會比較慢。我們以上乘在修的話,那佛說幾句,那以後我們即得能夠來開悟。

 

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諸衆生等 易可化度:世間所尊敬的乘者,其衆生很容易來度化。

 

能問諸佛 甚深智慧 聞已信行 我等隨喜:能夠聽聞,來問諸佛此甚深藐智慧,聽完以後能夠相信此法,隨喜跟他們一樣來做。

 

時彌勒菩薩摩訶薩.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:大家的心念一同覺得說,這些菩薩都沒有見過,那到底是從哪裡來。

 

并欲自決所疑:希望能夠解決本身的疑惑,想知道是從哪裡來。

 

巨身大神通 智慧叵思議:每個人都有巨大的身體與大神通力,智慧更深不可測。

 

其志念堅固 有大忍辱力:他們志心志念於佛的道路。

 

一一諸菩薩 所將諸眷屬 其數無有量:每一個菩薩所帶來的眷屬無量無邊。

 

其數轉過上:這樣的數量,轉於以上所說。

 

如是諸大衆 若人行籌數 過於恒沙劫 猶不能盡知:要是要來數人數的話,超過恒河沙劫數的時間,都沒辦法數完。

 

誰為其說法 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 稱揚何佛法:到底是誰來為他們說法,來教化而成就的,以誰來當他的初發心,到底他們是修什麼佛法。

 

受持行誰經 脩習何佛道:來接受行法,那行的是誰的經義呢。

 

是諸菩薩衆 本末之因緣:想了解這些菩薩到底從哪裡來,他是怎麼修行的,他的本末到底是什麼。

 

無量德世尊 惟願決衆疑:希望世尊幫我們解決這個疑惑。

 

爾時諸佛.各告侍者。諸善男子。且待須臾:爾時諸佛告訴旁邊的侍者說,你等一下就知道了。

 

乃能問佛如是大事。汝等當共一心.被精進鎧。發堅固意:你能問此大事,你當一心做精進的楷模榜樣,應當來發堅固的意念。

 

當精進一心:修佛之人也應當精進一心修。

 

我欲說此事 勿得有疑悔 佛智叵思議:我來說此事的緣由,你們不要有所懷疑,佛的智慧讓你沒辦法用思想來了解。

 

汝今出信力 住於忍善中:今天你們發此相信的力量。至於忍,忍就是寂靜的意思,就是你在做任何事會說,我們把他忍下來,做任何事情不是把它忍下來,而是心要到達寂靜不動,於寂靜當中來行此善。

 

我今安慰汝 勿得懷疑懼 佛無不實語 智慧不可量:來安慰你,你不要有所懷疑,佛從來沒有妄語過。

 

所得第一法 甚深叵分別:所得的第一法,第一佛乘,這一種的第一法深不可測。

 

是諸大菩薩摩訶薩.無量無數阿僧衹從地湧出.汝等昔所未見者。我於是娑婆世界.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.教化示導.是諸菩薩.調伏其心.令發道意:來教導讓他成就菩薩,來調幅其心性,令發修佛的道意。

 

此諸菩薩.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.此界虛空中住:皆於在衆生的世界裡面的下面,在一個星球,這個地球,他是在星球的另外下面虛空中而住。

 

於諸經典.讀誦通利。思惟分別.正憶念:一切經典流利,在我們的思想分別事情,以正理的的想法在做。

 

是諸善男子等.不樂在衆.多有所說。常樂靜處:他們不願意在很多人的地方,他喜歡在清淨之處。

 

勤行精進.未曾休息:本身勤於法,來精進來修,未曾來休息。

 

亦不依止人天而住:他也沒有住在人天之中。

 

常樂深智.無有障礙。亦常樂於諸佛之法.一心精進.求無上慧:都希望得到佛的深智慧。

 

悉是我所化 令發大道心:都是我來度化,令他發此佛的道心。

 

此等是我子 依止是世界:他們都是我的孩子,停於各個世界虛空中。

 

常行頭陀事:修行者的一切行法。

 

志樂於靜處 捨大衆憒鬧 不樂多所說:他捨掉大衆的熱鬧,他不想在很吵雜的地方。

 

如是諸子等 學習我道法 晝夜常精進 為求佛道故:因為他們希望求得佛的道路,成就佛。

 

志念力堅固 常勤求智慧 說種種妙法 其心無所畏:他的心無所畏懼。

 

得成最正覺 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 令初發道心:成就正覺,來轉無上法輪,在來教化他們。

 

今皆住不退 悉當得成佛 我今說實語 汝等一心信:他們都可以成就佛,我今天實在的來說,你們當一心來相信。

 

我從久遠來 教化是等衆:是久遠來來教化,今天他已成就,在讓他們成就。

 

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.及無數諸菩薩等。心生疑惑.怪未曾有。而作是念。

 

云何世尊於少時間.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衹諸大菩薩.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為何世尊能夠在短時間來教導這些菩薩,來成就於無上藐妙藐智慧。

 

於無量無邊諸佛所.植諸善根:他們已經種下了善根。

 

常脩梵行:修行者的行法。

 

而此大衆諸菩薩等.已於無量千萬億劫.為佛道故.勤行精進:這些菩薩已於千萬億劫以前,就在修這個佛的道路。

 

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。得大神通:已經在於寂靜、定當中得到大神通。

 

今日世尊.方云得佛道時.初令發心.教化示導.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你今天說你剛得到佛道時,讓他們發此發心,令他們的心能夠向著無上藐妙藐智慧來修。

 

佛所出言未曾虛妄:佛你也從來沒有虛妄過。

 

佛所知者。皆悉通達。然諸新發意菩薩.於佛滅後.若聞是語。或不信受.而起破法罪業因緣。唯然世尊。願為解說.除我等疑。及未來世諸善男子。聞此事已亦不生疑:所以彌勒佛希望世尊能夠來解說,因為他成就還未久,有那麼多的菩薩來成就,要是說沒有解說的話,那我們現在的人會來破這個法,增加罪業因緣,希望他能來除掉大家的疑惑。

 

佛昔從釋種 出家近伽耶 坐於菩提樹 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 其數不可量:佛在於出家成就的時間尚不久,這些佛的孩子難以來計算。

 

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願為除衆疑 如實分別說:世尊得道的時間才不久,而所成就就有這麼多,希望佛實在的為我們來說。

 

從無量劫來 而行菩薩道:這些菩薩於無量劫來,已經在修行此菩薩道路。

 

巧於難問答 其心無所畏:巧於一切難題,他都能夠來解答,人家有什麼疑問,他就可以隨心所答,從來沒有畏懼。

 

忍辱心決定:而又在於心,於寂靜當中。

 

常好在禪定 為求佛道故:他常常在於禪定中,為了求此佛的道路。

 

願佛為未來 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 生疑不信者 即當墮惡道 願今為解說:希望佛能夠來解釋,不然以後有的人來懷疑,來不相信破法,那就會墮入惡道。

 

 

原經文
 <原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原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原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原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原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原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原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原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原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原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原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原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原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原>覺林菩薩偈
經文釋義
 <釋義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釋義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釋義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釋義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釋義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釋義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釋義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釋義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釋義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釋義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釋義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釋義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釋義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釋義>覺林菩薩偈
MP3 播放/下載
 <MP3>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
 <MP3>分身集會品第二
 <MP3>觀眾生業緣品第三
 <MP3>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
 <MP3>地獄名號品第五
 <MP3>如來讚歎品第六
 <MP3>利益存亡品第七
 <MP3>閻羅王眾生讚歎品第八
 <MP3>稱佛名號品第九
 <MP3>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
 <MP3>地神護法品第十一
 <MP3>見聞利益品第十二
 <MP3>囑累人天品第十三
 <MP3>覺林菩薩偈
在Facebook找我們
在Twitter追隨我們

聯絡我們

開放時間 : 星期二~星期日 08:00~17:00

©聖凰禪寺版權所有